2018年12月28日,“牵手行动”——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云南红河爱耳公益计划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启动仪式之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龚树生,立即到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为6名耳疾患者成功开展手术,其中,两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将可望重返有声世界,另外4台为乳突根治术,同时进行了手术转播。
目前,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全国残疾人数的34.28%,其中87万为7岁以下的聋儿。因为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多人,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听力语言障碍严重影响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国家对聋儿康复工作尤为重视,1998年将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但是,在我国还有70%的聋儿生活在农村或城市的贫困家庭,加上助听器价格比较贵,贫困聋儿家庭是难以负担其费用,致使很多只要佩戴上助听器,经过语言训练就可以康复的聋儿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成为聋哑人,造成终生遗憾。
为此,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牵手行动·听力重建——人工耳蜗千人救助计划”。该项目将为全国1000名重度、极重度听障者提供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机会。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医疗水平快速发展,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可,成为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的地方合作医院,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加入到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项目,计划3年筹集善款1000万,为10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听力障碍患者免费提人工耳蜗植入及言语康复救助,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造福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经过努力,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经从全国10个省份的200余名咨询患者中,筛选出第一批符合公益救助的患儿,将依托龚树生专家工作站,由其主刀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2018年12月28日,“牵手行动”——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云南红河爱耳公益计划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公泽标,云南省防聋治聋专家组组长阮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龚树生,个旧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刘祖全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手术启动仪式。随后,龚树生教授成功为两名患者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另为其他4名患者开展了乳突根治术。
据悉,龚树生教授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国听力发展基金会首席专家,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常务委员、首席专家,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耳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常委 国内耳整形耳再造领域的知名专家 ,在耳显微外科及耳神经外科学,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听力重建术、面神经疾患及眩晕的显微外科治疗等方面有所建树。
而发起“牵手行动·听力重建——人工耳蜗千人救助计划”的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成功开展过橙色书包、向日葵图书馆等公益项目。基金会的宗旨是:促进中国听力医学、康复医疗、科研教育事业发展,筹集善款,帮助更多的聋人听力、语言康复,推动全民听力健康的社会普及,促进中国听力医学和言语康复及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支持“牵手行动”——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云南红河爱耳公益计划,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捐助200000元、云南工投医药有限公司向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捐款200400元、成都美迪科贸易有限公司捐款20000元、深圳听觉爱心公益捐款40000元。个旧市残联的领导,以及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领导、医护人员,也纷纷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摄影报道:赵俊峰、马普华、李伟华 编辑: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