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年贺词:岁末甫至 紫气东来 鲲鹏展志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红河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院长 杨连升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转眼,我们将迎接2019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医院党政工团,向护佑生命、爱岗敬业的全体职工,向为医院作出积极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们,向长期关心支持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凯歌辞旧岁,盛世展宏图。
2018年,我们以创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为契机,突出业务核心,强化内生动力,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学科建设不断发展。
2018年,我们坚定改革步伐,以患者健康和百姓福祉为初心,充分释放医改红利,医院各项业务指标呈现良性发展,医院综合实力崭新迈步向前。
2018年,我们树牢“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在精准扶贫路上,谋发展,创思路,锲而不舍,让全社会感受到来自我们医院的温暖与正能量,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成绩斐然,文化战略提速发展,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目前,全国有29家省级肿瘤医院,近270家地(州)市级肿瘤医院。作为1975年3月9日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在云南省率先成立肿瘤科的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我们将如何打造一所与云南省肿瘤医院南北呼应、造福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现代化肿瘤医院?
我院的答案是——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以“践行总理嘱托,筑梦健康中国的现代化肿瘤医院”为愿景,确立了“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红河州肿瘤医院品牌战略和发展定位,把红河州肿瘤医院,加快建设成为距离边疆人民和医学前沿最近的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医院。
立足红河,用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
在完成了肿瘤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第三方评估,相继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建立肿瘤专科联盟基础上,以及在金平、元阳、绿春等基层医院相继建立完善了专家工作站的基础上,我院携手全州30家具有肿瘤科建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同组建了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充分发挥了我院在区域肿瘤防治中的龙头作用,初步建立起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达到诊疗同质化,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满足以红河州为中心辐射滇南地区乃至其他地区肿瘤患者的需求,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架构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红河州肿瘤医院服务品牌。
面向云南,主动融入和共建云南肿瘤防治新体系
2011年6月18日,我院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 “云南省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个旧)基地”合作协议书并挂牌;2018年5月,我院又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合作协议书,为我院的肿瘤生物治疗又揭开新的一页。
2018年7月6日,云南省肿瘤专科联盟成立,我院加入了该联盟,顺应了战略合作框架下云南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2018年9月3日,我院又与云南省肿瘤医院共建黄云超教授工作站,黄云超教授系云南癌症中心主任,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
2018年10月22日,云南省第一家以实体医院为基础的互联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成立,我院也加入了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标志着“云上红河”有了第一所“云医院”,推进了“互联网+医疗”建设,形成了携手抗癌的更强合力。
辐射东南亚,把握“一带一路”地缘优势
我院与时俱进,把握“一带一路”地缘优势,不断拓展医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18年9月20日,“中国-东盟国家医院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医院之间共享“一带一路”全球医疗卫生发展的成果,我院成为了第一批成员,标志着我院实施“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肿瘤医院品牌战略,真正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多措并举,增强“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内驱力
为推动“立足红河、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红河州肿瘤医院品牌战略实施,我院凝聚人心干事创业,切实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致力于创立和运用高患者认可度、高医疗市场覆盖度、高效益的医疗服务品牌,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以创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为重点和突破口,努力把我院打造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肿瘤医院和区域性肿瘤医疗中心,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2018年9月19日至21日,云南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完成了对我院创建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现场评审。
其次,加快人才培养和吸收引进。今年以来,先后引入副高以上专家5名。同时,立足实际,加快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学科骨干和带头人,例如,2018年6月20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中心技师刘坚,在云南省第一位获得美国睡眠技师资质。2018年4月27日至28日,中国心血管疾病基层病例大赛红河站比赛,我院心血管内科余俊医师获得大赛第一名。
再次,我院广泛开展和参与肿瘤学术交流及义诊、公益等活动,推动肿瘤防治新进展,传播科学防癌理念。例如,2018年9月3日,我院“全国肿瘤预防与控制实践暨红河州肿瘤防治新进展培训班”,到会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乔友林教授,早年就参加过云锡矿工肺癌防治的研究,目前,正着手支持和依托我院平台,将宫颈癌防治等国家项目带入红河边疆地区。为致力于普及科学抗癌知识、推动癌症防治研究、资助贫困癌症患者,我院还参加了2018年10月13日举行的第二十届北京希望马拉松(云南行)暨第二届云南希望马拉松义跑,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并将于2019年,承办第二十一届北京希望马拉松(云南行)暨第三届云南希望马拉松义跑活动。2018年10月19日,在国家癌症中心学会年会上,我院又争取到国家级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GCP)基地的项目。
百尺竿头思更近 扬鞭快马自奋蹄
百尺竿头思更近,扬鞭快马自奋蹄。新的一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医院新发展、新跨越。
一、打造一流的红河州肿瘤医院腔镜中心。整合腹腔镜、胸腔镜、泌尿镜、妇科腔镜、鼻内镜、关节镜等技术,实现肿瘤诊疗腔镜化。力争使全院肿瘤患者的住院比例从现在35%逐年提升,力争3年后到达50%以上。在全省DRGS平台上,我院的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手术,全省排名由现在的五、六、七名,力争排名进位,特别是在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直结肠癌、喉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水平,力争有较大的提升。
二、完善肿瘤姑息病房、癌痛病房、无呕病房的建设。我院将探索和确立以维护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的肿瘤“绿色治疗”,发展新型、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以年老体弱、不耐受外科手术、放化疗不成功患者为对象,采用微创手术、中医中药和生物治疗的手段,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局部与全身辨证论治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提升肿瘤MDT会诊中心能力。我院MDT在云南省开展最早、会诊例数在云南省最多。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将我院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打造成为红河州内肿瘤治疗的中心平台,融合目前手术、化疗、放疗、病理、影像、生物免疫、中医中药等学科的优势与特色,为红河州肿瘤患者提供更规范的治疗方案。
四、打造区域性的肿瘤合作中心。依托目前的云南省肿瘤专科联盟、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中国-东盟国家医院合作联盟、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以及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等等,争取和致力于建设国家癌症中心滇南肿瘤登记办公室、国家区域性癌症登记中心。
五、建设一流的肿瘤检验中心。加快建设形成红河州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物免疫学为一体的肿瘤检验中心,紧跟检验医学和肿瘤学发展的步伐,注重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突出肿瘤检验诊断的特色和优势,采用高质量的检测技术,为病人和医学科研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六、组建红河州肿瘤影像学中心。充分发挥我院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优势,建立门类齐全的红河州肿瘤影像学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申请购置PETCT。
七、继续加强红河州肿瘤放疗中心建设。我院在云南省率先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目前是全省地州唯一拥有两台直线加速器的医院,在精确放疗和质子植入治疗方面,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计划2019年开展后装治疗。
八、加强肿瘤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试验中心的建设。我院在云南省领先、红河州最早开展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从2004年12月开始应用新技术在红河州独家开展CIK细胞生物免疫治疗恶性肿瘤,至今已临床治疗2000人次,病情稳定率达40%左右,对肾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白血病、乳腺癌、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开展DC-CIK治疗300余人次。力争在此基础上,实现新发展。
《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昨天,我们为庄子汪洋恣肆、绚丽奇诡的想象而竞相击掌;新的一年,我院将在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州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为将我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第二大的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而努力奋斗,为继续深化医改、推动“健康红河”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祝福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