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红河州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接受现场评审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19-12-30 浏览:6769次 [ ]
摘要: 2019年12月19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迎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规范化建设项目的评审专家张九进、孔晋亮等,对该院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建设进行现场评审指导。据悉,该院于2018年10月启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项目),建立同质化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

2019年12月19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迎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规范化建设项目的评审专家张九进、孔晋亮等,对该院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建设进行现场评审指导。据悉,该院于2018年10月启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项目),建立同质化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

为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发展,全面建设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才梯队,显著提高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整体水平,满足日益严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需求,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于2017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发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据此,我院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8年版)的通知》的要求,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与2018年10月启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项目)。

早在1975年3月9日,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关怀下,该院针对尘肺、矽肺、矿工肺癌,就加强了呼吸学科的建设,并在云南省率先成立肿瘤科,率先开展肿瘤放射治疗。曾承担和参加原国家卫生部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肺癌早诊早治的科研工作,《云锡矿工肺癌病因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唯一荣获的最高级别的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另主编医学著作7部,参编2部,如《早期支气管肺癌X线断层图谱》、《纤维支气管镜图谱》等专著。其中,纤维支气管镜的专著是中国大陆的第一部。

而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慢性呼吸疾病是“四大慢病”之一,随着呼吸系统疾病跃居我国城乡主要疾病死亡率首位,其带来的疾病负担愈加沉重,呼吸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呼吸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呼吸疾病防治之间的老矛盾,各地各级医院、科室、医生非规范化、非同质化问题仍然突出。亟需防治措施,满足呼吸病患者健康需求。为此,国家提出新办法——“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一是建立PCCM专培,专修,单修制度和标准、体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构建素质优良的学科队伍;二是推进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从建制、设施、人员、业务、管理等方面设立学科建设标准,为医疗业务开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三是PCCM专科医联体建设,从医疗(包括会诊和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医疗质控)、教育培训、临床研究三个方面整合资源,构建体系,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推动行业发展。该院与时俱进,并驾齐驱,启动和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建设,切实推动了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发展,对全面建设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才梯队,显著提高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整体水平,助力健康红河、健康中国行动,造福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具有积极意义。

赵俊峰 钱璐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