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官网!
  • 工作时间
    24小时
  • 服务电话
    挂号指南、就诊建议:0873-2129212
    医疗咨询:0873-2129899
    建议与评价:0873-2129997
    疫苗接种咨询:0873-2129678
  •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金湖东路229号
州三医院两位90后男护士的战疫故事
来源: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日期:2020-04-14 浏览:6038次 [ ]
摘要: 我出生于1991年12月,毕业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专护202班,现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也许,在人们印象中男护士不多,所以,大家称我们男护士为“男”丁格尔。

我有两个家乡,一个叫云南红河,一个叫湖北嘉鱼!


我出生于1991年12月,毕业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专护202班,现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也许,在人们印象中男护士不多,所以,大家称我们男护士为“男”丁格尔。

感谢命运,给了我一段战斗的经历,让我成为云南省援助湖北嘉鱼医疗队队员。最终,也让我成为嘉鱼荣誉市民,从此,我有了两个故乡,一个叫云南红河,一个叫湖北嘉鱼。

image.png

回想此次援助湖北的抗疫经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在疫情当前,理当冲锋在前;作为医护工作者里的一名男护士,在疫情面前,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必当义不容辞!在驰援湖北的第二天,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还记得我第一天上班时,在云南省三院杜老师的带领下,对病区环境及病人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走进11床赵奶奶的病房时,84岁的赵奶奶主动握住了我的手,那坚定的眼神似乎告诉了我,疫情一定会过去!一周后,赵奶奶病情却突然恶化,不停的按压、挤皮球、推药……抢救了30多分钟后,可恶的病毒还是没有放过赵奶奶,这让我感到一种五脏俱焚!

我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男”丁格尔,努力去拯救生命!

我记忆最深的还有一位患者,是一个65岁的伯伯,病情相对有些复杂也比较重,这位老伯每当咳嗽时,总是用一只手拦着不许我靠近,嘴里还念叨着“别过来,你离我远点会安全一些。”我回答道:“没事!伯伯,我的防护措施很到位的。我不怕!”老伯说:“你和我儿子一样大,我舍不得你被感染。”此时,我知道老伯是想念家人了,而我也想起了已经过世两年的爷爷,想起了住院的奶奶,想起了自己调皮可爱的宝宝,眼泪不由顺着我的脸颊滑落,还好,因为戴着护目镜,没有被老伯看到。

在咸宁市嘉鱼县,与当地人民共同战“疫”的这段时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爱与幸福。有很多爱心企业给我们医疗队员送来了羽绒服、保暖衣、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很多零食;远在异乡却吃到了从家乡送来的水果、蔬菜、油卤腐、甜白酒等捐赠物资;每到之处,可以听到所有人都在说“谢谢”……那种幸福感,无以言表。

在灾难面前、生死面前,最能看出人的本性和内心深处闪闪发光的善良。如果没有经历这次疫情,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竟如此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深爱着祖国和人民。

大疫当前,我们需要英雄,更需要逆行者,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我只想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抗击疫情,我一直在路上,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让我无怨无悔! 

我非常感谢默默支持我们医疗队员的家人朋友,辛苦奔波的医院领导,风吹日晒雨淋还给我们敬礼的人民警察,匿名捐赠物资的爱心人士,千千万万逆行的白衣天使,不分昼夜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永远面带微笑的餐厅阿姨以及陌生人的加油、机长乘务员的祝福、嘉鱼人民的热情、病人的支持理解。更感谢这座山灵水秀、物产富饶具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嘉鱼魅力之城,让我成为了荣誉市民,成为了嘉鱼的赤子。

云南省援助湖北嘉鱼医疗队

红河队员  李文祥



我这一生最勇敢的决定


2003年“非典”,我8岁;2008年汶川地震,我13岁;2020年新冠肺炎,我24岁,我是一个男护士,一个战“疫”者!

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工作2年多,我坚持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并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之中。都说:“医者父母心”,作为护理人员,我们以解除病人的疾苦的为己任,当看到病人康复时,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2020年2月11日,我们从医院出发,驰援湖北,2月12日抵达湖北嘉鱼县。说心里话,我是那么的自豪,当初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的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当然要冲锋在前,我做到了。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

来到嘉鱼县的第一天,嘉鱼县的领导已经在恭候我们了,欢迎了我们之后,我们就各自去住的房间整理行李。这里的天气比较冷,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就听到其他医院的老师说晚上都冷得睡不着,然而,能够为救治更多人的生命而来,其实我们的心里也暖暖的。

image.png

2月15日,我们进科室了,这是我到嘉鱼县人民医院的第一个白班,准备上班前,都不敢喝水,还有,一定要去趟卫生间,因为穿了防护服的原因,后面就一直不能去卫生间了。我们穿梭在病房里,尽可能的去满足病人的需求,听到每一位病人对我们说:“谢谢,谢谢……”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到非常的激动。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我们在做好治疗的同时,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劲,告诉他们:“我们与你同在”!为了不浪费一次性防护服,我的队友有的穿上了尿不湿;双手因为终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而变得粗糙如树皮。脸上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超负荷工作,出现血痕、红肿甚至脓包。然而,大家都不退缩,在岗位上努力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与死神抢人。

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汗水已浸透了贴身衣物,护目镜被污迹遮挡了看不清东西,然而,我们的心是明亮的。在工作中,我最担心的还是穿刺、抽血的问题,因为我们带着两层手套,本来穿刺就不方便,加上护目镜有雾气,操作更加困难。我清楚的记得,我去和27床的阿姨抽血,本身抽血就困难,再加上血管不好,增加了难度。我已经穿刺了三次,一次都没有成功,此时,我的内心是紧张的,都开始有点慌了,阿姨看出了我的紧张,她跟我说了一句:“没事的,小伙子,你们特别的不容易,再抽,我没事的。”顿时,感觉非常感动,终于,第四次的时候,穿刺成功了。我这才感觉松了一口气,虽然汗水不停地往下流,护目镜已经模糊不清,但患者的配合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序的进行。这种理解的心态感染了我,让我忘掉了工作的疲惫,这是对我们工作最有力的支持,也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与鼓舞。

我猛然发现,这些平凡的小事,有着非凡的意义,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确定前进的方向,要遇到多少人,才能知道与谁同行。谁不害怕病毒的侵入,在这个环境中谁没有压力,但面对困难,面对焦虑,依然挺身而上,毫不迟疑,就是对国家最大的热爱和对这份职业最大的尊重。我发现,援助湖北抗疫,是我一生最勇敢的决定!                                          

云南省援助湖北嘉鱼医疗队

红河队员   刘壮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