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是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第二十届全国科普日。恰巧今年又是全球消除宫颈癌行动三周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病理科,积极开展宫颈癌疾病科普教育,为加快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增进广大妇女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仍然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也是中国15-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仅次于乳腺癌,但宫颈癌是目前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可早发现早预防的癌症。治疗宫颈癌的主要几种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而对于晚期甚至复发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既往的治疗模式有限,但是得益于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推陈出新,使得这部分原本预后较差的患者获得了一定的生存获益。因此,对于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模式以达到缓解肿瘤的目的,并改善其生存预后。
据悉,云南省DRGs权威公示,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宫颈癌手术例数已经排名云南省第4名。2019至2022年,红河州第三医院病理科宫颈癌筛查18981例,在鳞状细胞癌、腺癌患者中,都有年轻化倾向,宫颈癌的早筛早诊早治,尤为重要。
那么,宫颈癌是如何发生?如何看懂宫颈癌筛查TCT检查报告单?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中国女性宫颈癌的重要病因。每年中国宫颈癌的新发病例达到10万例左右,占世界新发病例的四分之一,其中HPV16和18是中国宫颈癌的主要致病病毒型别。与其他癌症不同的是,宫颈癌病因明确,因此,提前检测防治,就可以远离宫颈癌。
宫颈癌筛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原则上每 3 年筛查一次。
——高危型 HPV 检测。包括取材、保存、实验室检测及报告。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初筛结果异常或可疑者、HPV 高危分型检测结果为 16/18 型阳性者、其他高危型阳性且细胞学结果异常或可疑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中,宫颈细胞学检查作为第一阶梯的筛查方法,1941年由Papanicolaou医生发明子宫颈细胞学这一技术并将子宫颈细胞学抹片方法以其名字命名—PapSmear。经过70多年的使用,在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仍被许多欧美国家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子宫颈细胞学采用的是涂片法,该方法的诊断常受到人员技术,制片的质量以及分泌物血细胞等影响。目前主要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通常,非专业人员拿到TCT报告单是看不懂的,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就普及一下这张报告单的简单知识及处理流程。
TCT检测报告单分为以下几部分:
标本满意度:是对所采集到标本的一个质量监控。
病原体:表明是否有感染哪种病原微生物,如感染需及时治疗。
炎症程度:根据采集样本中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炎症的程度。
报告意见:是整个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会有如下几种表达:
NILM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表示低风险,无需特殊处理。
ASC-US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表示不能确定细胞是否异常,接下来要做HPV检测。若HPV阴性,建议一年后复查;若HPV阳性,建议行阴道镜和宫颈活检。
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表示具有病变的倾向,但诊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证据不足,多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需要做高危型HPV检测,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
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轻度非典型增生)。表示有异常细胞,可能有宫颈癌前病变,但这个阶段的癌前病变大部分会自行消退。需要做高危型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
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Ⅱ(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Ⅲ(高度非典型增生)。有可疑癌前病变细胞,需进一步确诊和治疗,不然发展成癌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做高危型HPV检测,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根据病变程度行宫颈锥切术。
AGC(非典型腺细胞),极可能是癌前病变。尽快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排除内膜病变。
鳞状细胞癌 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予确诊,及时治疗。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受采集标本,技术及诊断水平影响,可能会有不同检查报告结果,因此确诊宫颈癌还需结合以上三种筛查方法及临床医生综合诊断,以免误诊和贻误病情。
文/图 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