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至29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救援需求,组织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全体成员开展为期两天的“动态化、实战化”专项培训。医院严格贯彻“统一着装、全员参训”的纪律要求,并将训练表现纳入年度应急能力考核指标。此次培训以快速响应机制优化和复杂场景处置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科学调整训练模块、强化多科目协同演练,进一步锤炼队伍在极端条件下的救援效能,彰显医院作为红河州应急救援中坚力量的使命担当。
动态部署:灵活应对需求,突出实战导向
结合近期天气变化与救援任务特点,医院打破常规培训模式,采取“分时段、分场景”的动态调训策略:
4月28日:聚焦快速集结与现场应变能力,全体队员于6号楼前广场开展高强度拉练。训练要求队员在17:00至18:00的黄金时段内,完成灾害现场的快速部署、物资调配及集训,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时间压力与资源协调挑战。
4月29日:在5号楼13楼实训中心进行精细化技能强化培训。队员需在16:00统一着应急救援服完成10分钟紧急集合,随后开展检伤分类、心肺复苏、伤员转运等核心科目演练,重点检验“技能标准化”与“团队协作流畅性”。
创新亮点:深化技能融合,填补能力短板
本次培训在既往常规科目基础上,新增三大创新模块:
(一)医疗救治与转运一体化演练
将院内急救技术与院外转运流程深度结合。例如,在模拟脊柱损伤伤员场景中,队员需同步完成止血固定、生命体征监测、转运路线规划及与急诊科的无缝对接,强化“黄金一小时”全链条处置能力。此模式借鉴了2023年重特大地震演练中警医协同的经验,并优化了跨部门信息传递机制。
(二)多伤情并行处置考核
设置批量伤员场景,要求队员在30分钟内完成20例模拟病例的检伤分类(采用START系统)、优先级标记及资源分配,重点解决既往演练中暴露出的“资源挤兑”问题。
文/图 邓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