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与元阳县人民医院签约,正式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此次合作标志着沪滇医疗协作与中组部“组团式”帮扶机制在红河州结出新的硕果。
元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白春发率队出席签约仪式,随行人员中包括两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上海援滇医疗队成员——沙键教授和周强教授。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马刚与白春发书记分别代表双方医院在协议上签字。新建立的紧密型医联体将以“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服务协同、健康共治”为原则,致力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最终目标是为红河州广大群众,特别是元阳县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碎片化”向高效“系统化”转型升级。
“上海动力”注入全州医疗提升
签约仪式上,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刚特别表达了对上海援滇专家的感谢与期待。他表示:“我们真诚欢迎并热切期盼以上海援滇医疗队和‘组团式’帮扶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医疗团队,能将视野投向整个红河州的发展需求。非常希望上海专家能莅临医院指导交流,开展技术帮扶、学术讲座或短期协作,将上海乃至全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更广泛地引入红河,惠及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群体。他们的深度参与,必将为红河州整体医疗水平的跃升注入强劲的‘上海动力’和宝贵的‘国家智慧’。”
马刚院长的提议得到了元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白春发及在场上海专家的积极响应。白春发书记承诺,元阳县人民医院将全力支持并积极协调上海专家在州内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共同服务于红河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沙键、周强等上海专家表示,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和后方资源优势,积极支持红河州内医疗机构间的协作与能力提升,为深化沪滇医疗协作贡献力量。
一体化服务绘就“健康红河”新蓝图
此次紧密型医联体的建立,是红河州深化医改、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步。其意义不仅在于直接提升元阳县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当地群众就医负担,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更在于通过引入和放大沪滇协作、“组团式”帮扶的集约效应,为整个红河州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跃升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强大动能。
两家医院均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全新起点,务实推进协议各项内容落地见效,携手为红河州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共同绘就“健康红河”的崭新蓝图。
文 刘鑫磊 邓泽海 图 唐艺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