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云南省肿瘤防治的专家、教授们来了,红河州内各医疗单位的领导及代表们来了,各肿瘤学科相关学会的负责同志也来了,还有肿瘤患者代表、抗癌明星和社会监督员代表,以及各级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相聚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共同见证了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的成立。
这一天,是第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六天,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罹患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癌症防治刻不容缓。“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正式成立了。一直以来,红河州坚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始终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快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提高各族群众健康水平。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政方针,建立布局合理、分工合作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进一步加强红河州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推进全州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2018年4月20日,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为主体,携手全州30家具有肿瘤科建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同组建了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预示着红河州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由此,掀开了红河州肿瘤防治事业的新篇章。
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云南省癌症中心主任黄云超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沈涛教授,红河州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温凡,个旧市卫计局副局长周清,以及云锡控股公司的领导等参加了成立大会。通过成立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各成员单位将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提高肿瘤规范化治疗水平为原则,通过多学科会诊、学术交流、共同开发科研等方式,建立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提升红河州肿瘤疾病整体诊疗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健康需求。一个平等、务实、团结、共荣的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已整装待发,蓄势起航。
尤其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是云南省最早的、目前红河州规模最大、诊治经验最丰富、诊治手段最多、设备最齐全的肿瘤医院,对推动红河州肿瘤防治事业扮演了领军者的角色:医院在肿瘤登记建档、癌症早诊早治、科技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面对新的控癌形势,还将从肿瘤预防、远程医疗、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对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和帮助,筑牢抗癌健康防线,携手助力健康红河、健康中国的建设。
红河州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温凡说:“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政方针,整合全州的肿瘤防治资源,为全州455万人口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红河州肿瘤医院的签约授牌仪式。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的成立,预示着红河州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医联体的建设又将迈向一个全新的里程,是践行医改的新思考与新探索,更是努力惠民利民的延续与升级,对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分级诊疗体系、造福广大群众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云南省癌症中心主任黄云超教授指出,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的成立,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以及医联体建设的要求,将对提高红河州肿瘤防治水平、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癌症防控意识,以及增强患者抗击癌症信心,切实遏制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等等,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朝着人类攻克癌症的理想与目标,一道付出艰辛而无悔的努力。
众所周知,癌症仍然是危及人类的“杀手”,世界癌症报告显示,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约1400万,死亡约820万,我国新发病例占全球新发病例21.8%,死亡人数占26.9%。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结论:每天约1万人诊断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世界第一。红河州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同样任重道远——最近10年间,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收治恶性肿瘤病人增加3倍,年平均增加3.2%,其中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98岁。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院长杨连升表示,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就是要充分发挥红河州肿瘤医院在区域肿瘤防治中的龙头作用,建立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确立红河州主要恶性肿瘤的诊疗指南与规范,对市县级医院进行指导培训,达到诊疗同质化,实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尤其在临床科研数据资源共享领域,肿瘤专科联盟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利于从肿瘤诊疗的标准制定、大数据共享等重点发展问题上取得实质性地进展,在红河州乃至更大范围内推动肿瘤学科的发展进步,并努力推动先进肿瘤诊疗技术的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最终将建设成果服务于患者,造福于人民群众。
赵俊峰 马普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