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和癌症做斗争,病情恶化,导致56岁的她,右侧股骨病理性骨折,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骨折无有效固定措施(石膏、夹板、外固定架等固定效果均不理想),治疗面临两难——保守治疗:溶骨性病变导致病理性骨折,骨折无再愈合可能,必将面对骨折引起的剧痛;长期卧床并发症如:压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因不能行走导致大小便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长此以往,身心备受疾病摧残。积极手术:因其为乳腺癌骨转移,晚期恶性肿瘤,手术疗效不被患者及家属理解。经过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医生会诊,最终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经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选择更加积极地面对生命的挑战,选择相信骨科赵林主任带领的骨外科团队,于近日勇敢地接受了组合式肿瘤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恢复重建关节功能,大大缓解骨折带来的剧痛,患者脱离长期卧床,重新站立步行,生存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成果经过很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而骨肿瘤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置换术中难度极高的一种术式。手术的成功实施,让更多像此患者一样的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也标志着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在恶性肿瘤四肢骨转移的治疗上进步。
据悉,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仅次于肺和肝脏,骨转移瘤的总体发生率为32.5%,其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随着恶性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疗法的临床应用,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骨转移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四肢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常见于四肢近端骨,股骨、肱骨、骨盆和胫骨约占64%、21%、9%、3%股骨骨端转移瘤濒临骨折或已发生病理性骨折,或病变范围广泛累及关节面者,推荐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术。四肢长骨骨端转移瘤破坏范围较小者,推荐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术。
骨科主任赵林介绍,根据股骨骨端病变破坏的范围,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病变范围广泛、关节面受累者,或者骨端已经发生病理性骨折者,选择肿瘤切除、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术。病灶切除后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术可提供即刻稳定性、允许早期负重、改善患肢功能;同时人工假体失效率较低,可以满足骨转移瘤患者生存期内的使用要求。对于四肢长骨骨端转移瘤病变范围较小者,可选择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手术。
(文/图 骨外科 张云)